时评:罗彩霞的“解脱”让人难以释然

2015-01-10 18:05:00

其实,此案最该受到审判的也许不是王峥嵘、杨荣华等个体的舞弊行为,而是那些为炮制顶替案而长袖善舞的权力,应该让那些为所欲为的弄权者付出应有的违法成本。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案终于“偃旗息鼓”——据8月14日《长江日报》报道,经过庭审及调解,罗彩霞和8位被告及代理律师达成和解协议,罗彩霞放弃对各被告的其他诉求,被告王峥嵘一次性给付罗彩霞赔偿金4.5万元,双方握手言和。

2004年,湖南邵阳市隆回县学生罗彩霞高考未被录取,而冒名顶替她的同学王佳俊却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据悉,王佳俊的父亲是隆回县公安局政委。2009年,复读后考入大学的罗彩霞却因身份问题面临被取消老师资格证的命运,为此她开始了艰难的法律维权路。

在历时17个月的纠结等待后,罗彩霞案终于尘埃落定,先前的一切恩怨似乎可以因双方握手言和而涣然冰释。但是,围绕罗彩霞案粉墨登场的“生旦净末”,并没有露出他们的庐山真面目。罗彩霞案的法庭判决虽已落幕,但公众对本案诸多悬疑的求解还在继续。

对罗彩霞来说,和解也许不是最好的方式,但却是一种无奈的解脱。正像罗彩霞在自己的博客中所说的那样,“若不是被欺太甚我又怎愿对簿公堂”,“我承受不住绚丽的光环,也背负不起沉重的枷锁”。从最初遭受“威逼利诱”,到后来面临“得理不饶人”的指责,再到最后不得不面对被告方屡屡打出的“悲情牌”。可以想像,在种种来势汹汹的压力之下,罗彩霞除了接受和解,还有能力选择其他方式吗?一句意味深长的“解脱”,让人五味杂陈,而“解脱”也意味着可能放弃一部分坚守的正义。

罗彩霞被人顶替,从程序上看,不可能绕过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邵东县教育局、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市教育局等关键环节。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次庭审中,罗彩霞的母校湖南邵东一中辩称自己并未泄露罗彩霞的身份、高考信息,不应承担连带责任;当地教育部门也认为罗彩霞提出的受教育权受侵害的事实不能成立;而贵州师范大学声称学校被虚假材料所欺骗,甚至自己也是受害者。作为本案最大的也是最让公众感到不安的疑点,最后竟因一声“和解”,以及被告几句轻描淡写的“自证清白”而一笔勾销,这让人难以释然。

其实,此案最该受到审判的也许不是王峥嵘、杨荣华等个体的舞弊行为,而是那些为炮制顶替案而长袖善舞的权力,应该让那些为所欲为的弄权者付出应有的违法成本。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类似事件重演。李继彦